在 AI 的时代,我们能够高效生成内容的同时,是否也会带来大量低质、观点趋同的内容?

随着 2022 年 11 月 30 日 OpenAI 发布 ChatGPT,一场 AI 革命就此拉开序幕。如今已经过去一年半,这段时间以来各路 AI 模型及应用层出不穷。底层大模型有 OpenAI 的 GPT-4o、Anthropic 的 Claude-3.5-Sonnet、Google 的 Gemini-1.5、Meta 的 Llama、字节的豆包、腾讯的混元大模型、阿里的通义千问、月之暗面 Kimi 等,应用上有基于 AI 的搜索 Perplexity、秘塔,以及大家应该都已经见到过的各类生成图文内容的应用,例如润色、扩写、总结、续写、风格模拟等等,例如像下面这样:

各类写作AI应用

各类写作AI应用

批量 AI 写作带来的问题

利用上面这些工具,只要我们稍微提供一些观点,然后告诉 AI 期望生成的内容,AI 即可在几秒钟内帮我们生成一段符合要求的文本,这大大降低了写作门槛,提高了写作的效率。但是,这样的高效是否也会带来问题?

“短时间”和“大量”的特点为批量生产内容提供了更多可能。但利用 AI 大量生产未经过深度思考和加工的内容,并将其投放到互联网上,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 信息污染:通过 AI 批量生产内容,这些内容可能缺乏原创性和深度,观点趋同,低质量、重复和不准确的信息充斥网络,使用户难以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2. 对信息信任度下降:随着低质量内容的增加,大家对在线信息和媒体的信任度可能会逐渐降低。
  3. 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退化:高度依赖 AI 生成内容,可能会导致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退化。长期下去,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文化创造力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4. 传播谣言和错误信息:由于 AI 生成内容可能包含错误或误导性信息,这些内容在大规模传播时,会加速谣言和错误信息的扩散,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5. 竞争加剧:原创作品和经过深度思考的内容会在大量互联网垃圾信息中淹没,创作者和内容生产者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AI 写作工具如此普遍的原因分析

既然大规模的利用 AI 生产内容可能带来上面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 AI 写作的工具被提供出来,几乎每一个跟文字相关的应用都提供了 AI 写作的功能?甚至很多创作平台鼓励大家使用 AI 去创作?下面我将从需求端和生产端两个方面去分析。

需求端:每个人都渴望表达自己

每个人都渴望表达自己,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用美好的语言将自己期望表达的描述出来。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从需求端看,AI 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源于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渴望表达自己。

人类渴望表达自己,具有深层次的根源,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进化论等方面来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

  • 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自我表达是实现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表达,人们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目标,从而获得自我满足和成就感。
  • 情感和心理健康:表达自我有助于情感的释放和心理健康的维护。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人们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此外,表达自我还能增强自信心和行动力,促进个人成长。

从社会学角度看:

  • 社交需求: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表达自我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通过语言、艺术等形式的表达,人们可以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和情感,从而建立深厚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交互动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社交需求,还能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
  • 获得认可和尊重:表达自我也是获得他人认可和尊重的重要途径。通过展示自己的观点、才能和成就,人们可以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尊重,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这种认可和尊重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励人们继续表达自我。

从进化论角度看:

  • 生存和繁衍: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表达自我有助于生存和繁衍。早期人类通过语言和其他形式的表达来传递信息、协调合作,从而提高了生存机率。此外,表达自我还可以吸引配偶,增加繁衍机会。
  • 欲望的驱动:欲望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心理学家Sergio Salvatore认为,欲望是人类语言和行为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表达欲望,人类能够追求和实现各种目标,从而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很多,例如:

  • 语言:口头表达,书面表达;
  • 艺术: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数字艺术(计算机图像、动画等);
  • 音乐:演奏和创作,歌唱等;
  • 舞蹈
  • 戏剧

其中表达自己门槛最低的方式就是口头表述和书面表达了。这些方式不需要特殊的工具或技能,只需要语言能力即可实现。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表达做到最好,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有所体会。同样是一件美好的事物,我们自己看到后的表达,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表达,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学作品能够用精美的语言将美好的事物表现出来,这正是我们喜欢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美的事物大家都喜欢,所以每个人也都期望自己能够像文学艺术作品那样,用优美的语言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心情。这就需要一种转换,即将普通表达转化为精美的文字表述。而这种将一种输入转换成另一种输出正是 AI 擅长的。

生产端:每个人(公司)都期望乘上“AI 的春风”

从生产端看,AI 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解决现有问题,带来巨大变革的可能性。AI 生文、生图、生视频、分析复杂数据等等,这些事情的效率是人类的几十甚至几百倍。看到机会的同时也就看到了财富,每个人都期望可以乘上“AI 的春风”。

其实不只是 AI,每一次改变世界的创新的出现,都伴随着这样的盛况,铁路、电话、汽车、飞机、电视、互联网都可以说对全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想必这一次 AI 也将给人类带来又一次革命性的影响。而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人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迅速投入其中,这种现象可以从心理学、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来分析:

心理学因素:

  • 从众效应和群体心理:根据Gartner的“炒作周期”理论,新技术通常会经历一个从“技术触发”到“期望膨胀顶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早期采用者和媒体的宣传会引发广泛的市场兴趣,导致从众效应和群体心理的产生。人们看到他人纷纷投入新技术,往往会跟随潮流,担心错过机会
  • 希望和梦想:新技术常常被描绘成能够解决现有问题或带来巨大变革的工具,这种希望和梦想吸引了大量人们的关注和投资。人们希望通过新技术实现财富增长、职业发展或生活改善。

经济因素:

  • 投机和投资机会:新技术的出现通常伴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早期投资者希望通过抓住新技术的“春风”获得丰厚回报,这种投机心理驱动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例如,互联网泡沫和当前的AI热潮都展示了这种现象
  • 市场竞争和商业利益:企业和个人都希望通过新技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新技术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企业希望通过早期采用新技术来占据市场先机,获取商业利益。

社会文化的影响:

  • 媒体和宣传的方法效应:媒体和宣传在新技术的推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媒体往往会放大新技术的潜力和成功案例,忽略其局限性和风险,从而激发公众的兴趣和投入。
  • 文化和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新技术常常被视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能够带来更高效、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这里额外补充一点,对于那些认为 AI 是革命性技术而去投资的人,需要记住一点的(这也是投资中多次提到的一个教训):

这些新行业孵育了许多新公司,但是其中只有极少数的公司生存下来并主导了整个行业。

尽管AI技术带来了革命,生成文字的应用(如OpenAI的ChatGPT)却比生成图片和视频的应用更早出现,也更早为大众熟知。因此,第一批AI工具主要是针对文字的。此外,扩写、润色、改写和风格调整等文字处理任务,只需输入一个固定的提示词(prompt),如果大模型足够优秀,就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这便催生了AI写作工具的诞生。因此,市场上有着大量的AI写作工具。

以上便是如今 AI 写作工具如此普遍的原因,其实不只是 AI 写作工具,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 AI 工具,如此数量巨大,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如此。

正确使用 AI 辅助创作

AI工具的出现既有利也有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利用AI来帮助我们创作呢?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与其将AI视为工具,不如将其看作创作的伙伴。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伙伴在帮助你创作,你要如何与这个伙伴合作,共同创作出优秀的内容呢?

AI 可以在创作的各个阶段提供帮助,从构思到最终发布:

构思和头脑风暴:

  • 创意生成:使用 AI 工具为我们提供创意及思路;
  • 创建大纲:让 AI 工具帮助我们创建文章的大纲,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整体结构。

写作和内容的生成:

  • 文本生成: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将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想表达的内容写下来,然后将内容给到 AI 让其润色,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 词汇选择:当我们想不到合适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也可以尝试寻求 AI 的帮助。

编辑和校对:

  • 语法和文字的检查:可以将我们写完后的文章给到 AI,让 AI 做一次检查,确保全文的准确性,没有病句和错别字;

发布:

  • 多语言支持:如果我们期望在发布中文版的同时发布英文版,也可以尝试让 AI 帮我们将内容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发布,这对 AI 来说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利用 AI 来帮助我们创作,提升我们作品的质量和发布的效率。

最后

以上就是我对在 AI 时代写作的一些思考。虽然我提出了如何应用AI来辅助创作的建议,但这种辅助方式相比于直接批量生成,并不能显著地提高写作效率。毕竟,在这个讲求高效快速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或许,真正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我们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对深度思考和创作独特性的珍惜。

当我们越来越依赖 AI 来生成内容,是否还愿意花时间去打磨每一个细节,去倾注情感与心血?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也许真正缺乏的不是工具,而是耐心和对创作的热爱。或许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反思: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重新找回写作的初心,平衡效率与质感,才能真正创作出有温度和灵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