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公司分析 1:基础 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与核心财务指标,帮助我们建立了对公司运作的基本认知。继此之后,在第二篇文章 公司分析 2:管理 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评估管理团队的标准,旨在深化我们对管理层能力和表现的理解。现在,让我们转向公司分析的另一关键维度:识别和解析潜在的财务伪装手法。

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具有透明度和充分含量的信息。上市公司管理层有义务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能够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但是,基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或控股股东,有时会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利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有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进行人为地伪装,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期望所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如实地提供财务报表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相反,了解财务伪装的常见手段才是上上策。

常见的财务伪装手法有以下十二种。

收入操纵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确认的规范,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商品销售的交易中,该准则要求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

  1. 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买方。
  2. 失去控制:企业不再保留与所有权相关的继续管理权,也不再对售出的商品进行有效控制。
  3. 收入可靠计量:收入的金额可以被可靠地计量。
  4. 经济利益流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成本可靠计量:相关的成本已经发生或可以可靠地预计,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这也就为财务伪装提供了可能。

收入操纵的常见手法

上市公司操纵确认收入的手法有以下 9 种。

透支未来收入

营造一条收入稳定增长的曲线成了许多财务主管的第一要务。透支未来收入,是完成这一要务的惯用计量。这一手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使销售收入大幅提升,但存在两个负面效应:

  1. 以牺牲销售毛利为代价
  2. 置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于不顾

该手法的表现方式如下:

  1. 利用补充协议,隐瞒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的事实: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是确认收入的前提条件。譬如,收入确认准则规定,附有退货条款的企业,如果无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退货比例,在退货期届满前,不得确认销售收入。为了规避收入确认准则在这一方面的规定,一些企业在与客户签订的正式销售合同中,只字不提退货条款等可能意味着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等事项,而是将这些重大事项写进补充协议,并向注册会计师隐瞒补充协议,以达到其提前确认收入的目的
  2. 填塞分销渠道,刺激经销商提前购货:填塞分销渠道是一种向未来期间预支收入的恶性促销手段。卖方通过向买方(通常是经销商)提供优厚的商业刺激,诱使买方提前购货,从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以达到美化其财务业绩的目的。
  3. 借助开票持有协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开票持有”销售,也就是在向零售商提供“提早购货折扣”的同时,还应当让他们选择是立即将购买的存货运走,还是等到他们需要的时候另行发送。

储备当期收入

这种手法往往以稳健主义为幌子,通过递延收入或指使被收购企业在收购日之前推迟确认收入等手法,将本应在当期确认的收入推迟至以后期间确认,并将当期储备的收入在经营陷入困境的年份予以释放,以达到以丰补歉、平滑收入和利润的目的。

伪装收入性质

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项目虽然也与销售收入一样能够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但由于这些项目属于非经营性收益,且难以预测,所以分析师在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否达到预期时,一般将它们剔除。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预期,不仅包括利润指标,还包括销售收入指标。因此,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分析师对经营业绩的预期,不惜将非经常性收益包装成主营业务收入

尽管这种收入操纵手法并不会改变利润总额,但它却歪曲了利润结构,夸大了企业创造经营收入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能力,特别容易误导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和现金流量的判断。

歪曲部分收入

有些上市公司可能会为了掩盖某些经营分部经营收入的下降趋势,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操纵财务数据。例如,他们可能会将其他分部的收入错误地归入到收入不足的分部中,以此来粉饰该分部的业绩。

夸大收入规模

公认会计原则规则,代理代销业务分为买断式和非买断式两种,二者的差别在于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

  • 买断式的代理代销业务:由于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代理方或受托方,可视同销售,按代理代销总额确认收入。
  • 非买断式的代理代销业务:由于风险和报酬仍然保留在被代理方或委托方,代理方或受托方应当按代理代销可望收取的净额(如代理佣金)确认收入。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夸大收入,对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置若罔闻,通过借鸡生蛋的伎俩,将本该采用净额法反应的业务,改按总额法反应。

虚构经营收入

互相抬高收入

循环交易又称“套换交易”(SwapTransaction)和“背靠背交易”(Back-to-BackTransaction),是指卖方在向买方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又按与售价完全一致或十分接近的价格向买方购入资产。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立即确认为收入,而向对方买入的资产一般则作为资本性支出,列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从而达到加速确认收入和利润的目标。

隐瞒关联收入

在充分竞争且已经告别短缺经济的经营环境下,最重要的或许不再是企业能够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劳务,而是其产品或劳务费的市场实现程度。

市场实现包括两个方面:

  1. 产品或劳务费是否适销对路;
  2. 产品或劳务的交易价格是否足以弥补成本。

市场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1. 一是与独立当事人的交易;
  2. 二是与关联方的交易。

与独立当事人的交易一般遵循供求关系并通过价格机制决定是否成交和成交价格,以这种方式达成的交易最有价值,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且其价格是经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独立当事人讨价还价达成的,最为公允和真实。相反地,与关联方发生的交易,很可能扭曲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掩盖企业产品或劳务的市场实现缺乏竞争力的事实

篡改收入分配

在一些行业里,例如设备租赁和系统软件,企业在出售产品的同时,还向客户提供融资和售后服务。在这些行业里,允许客户分期付款,向客户提供维护和技术更新服务,往往是取得销售收入的前置条件。因此,在这些行业里,企业与客户签订一揽子协议,进行捆绑销售的现象司空见惯。

以捆绑销售的方式进行交易时,每份销售合同通常包含三个要素:

  1. 产品销售
  2. 资金融通
  3. 售后服务 且往往只有一个总价。这时涉及的主要会计问题是这三个要素在何时确认收入的实现、确认多少。在捆绑销售中,收入确认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将合同总价分配至各个要素。其他条件保持相同,资金融通和售后服务要素分配的金额越少,企业能够立即确认的产品销售收入就越多。

收入操纵的识别

存在以下情况时,可能表明上市公司存在收入操纵行为:

  1. 应收账款的增幅高于销售收入的增幅
  2. 计提巨额坏账准备:这可能意味着其确认收入政策极度不稳健或在以前年度确认了不实的销售收入;
  3. 收购日前后毛利率发生大幅波动:上市公司发生收购兼并时,如果收购日前后毛利率发生大幅波动,可能意味着上市公司将购买日前的收入推迟至购买日后确认,或将购买日后的费用提前至购买日前确认;
  4. 销售收入与生产能力比例失调:销售收入与生产能力密切相关。销售收入容易被虚构,但生产能力很难被篡改。通过分析企业生产能力,并与行业数据和市场占有率等信息交叉复核,是发现企业虚构销售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5. 发生大量退货
  6. 与客户发生套换交易:如果企业在向其客户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在缺乏正当商业理由的情况下又大量向客户购买产品或接受劳务,且交易价格具有显失公允或对等特性,那么,财务报表使用者就应当关注该企业是否利用与客户的套换交易进行收入操纵。
  7. 收入主要来自关联销售:通过关联交易确认的销售收入,不仅其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因素,且交易规模和交易价格容易被操纵。
  8. 销售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量背离: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是上市公司操纵收入的最常见手法,其显著的财务特征是销售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严重背离。

利用虚拟资产高估利润

在财务分析中,虚拟资产通常指的是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延递资产等资产项目。这些并不是真正的资产,而是根据责权发生制和会计配比要求,暂时列为资产进行核算的部分。

虚拟资产分为两类:

  • 直观的虚拟资产:包括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等,可以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一目了然;
  • 隐含的虚拟资产:即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部分,如应收账款中的坏账、报废和滞销的存货等。

利用虚拟资产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伪装,虚盈实亏的常用手法。

期间费用资本化

期间费用资本化是指符合条件的相关费用支出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作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项目管理。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发生的支出必须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 资本性支出:能够使上市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期间受益的支出项目;
  • 收益性支出:只能在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内的期间使上市公司受益的支出项目,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其中资本性支出发生时,应先记入资产账户,然后根据实际受益期限,通过折旧或摊销的方式,逐渐转换为费用,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而收益性支出则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账户,作为损益的一部分,列入损益表。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将期间费用资本化,从而增加利润和资产。

高估存货成本少记销售成本

经营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由于其存货品类繁多,构成复杂,存放地点分散,盘点工作量大,应收账款数量多,所以很容易利用存货和应收账款调节利润,进行财务伪装。

典型的做法包括:

  1. 利用存货难以直接盘点或计量的误差,夸大期末存货或存货盘盈,少转主营业务成本(导致成本低估);
  2. 向关联方高价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夸大主营业务收入,提高销售毛利率;
  3. 多提存货跌价准备,为未来会计期间拓展盈利空间;
  4. 空挂应收账款,虚构销售收入;
  5. 随意改变应收账款账龄结果或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调节利润;
  6. 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在回收期间确认为当期收益;

存货盘盈:在进行存货清查时,发现实际存货数量大于账面记录的数量。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计量误差、记录错误、货物损耗、盘点方法不当、未入账收入或未记录的退货等原因造成的。

利用其他应收付款隐瞒亏损或利润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主要用于反映除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以外的其他款项。

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期末余额不应过大。

一般而言,“其他应收款”主要用于隐藏亏损,高估利润,而“其他应付款”主要用于隐瞒收入,低估利润。

如果其他应收款余额特别巨大,可能意味着:

  1. 关联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2. 变相的资金拆借;
  3. 隐性投资;
  4. 费用挂帐:在某一会计期间内,费用已经发生但尚未确认入账的情况;
  5. 或有损失:在当前会计期间内可能发生但尚未确定的损失;
  6. 误用会计科目。

以资产重组为名造假

这类资产重组的目的,实际上是转移利润,即由非上市公司的关联股东将利润转移至上市公司,以达到配股、增发或避免被摘牌的厄运。

许多上市公司是通过国有企业局部改组而成的,鉴于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融资功能,即使已经放弃了沿用多年的“限报家数,总量控制”政策,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仍具有很大价值。因此,当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时,其母公司(在多数情况下是非上市的国有企业)或所在地的地方,往往以“资产重组”为名,十分慷慨地向这些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伸出援助之手。

典型做法包括:

  1. 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公司的关联股东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
  2. 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
  3. 将亏损子公司高价出售给关联股东;
  4. 将不良债权和股权出售给关联股东;
  5. 互购资产,哄抬利润和资产价值;
  6. 剥离资产和负债。

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

利用关联交易输送不正当利益的主要方式如下:

  1. 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和效益;
  2. 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或资产置换;
  3. 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虚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4. 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
  5. 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利润;
  6. 隐瞒关联关系,为关联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利用会计准则变更“洗大澡”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会计准则也不例外,随着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变化,披露信息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准则的变化,,难免会被少数上市公司所利用,进行财务上的“洗大澡”。

在会计领域,“洗大澡”(Big Bath)是一种非正式的说法,指的是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故意计提大额的支出或损失,通常是为了在未来期间减少费用或提高利润。

当会计准则和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一些过去做假账或采用不稳健会计政策导致资产负债不实的上市公司,往往将其视为千载难逢之机,选择巨额冲销,并巧妙地将巨额亏损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随意追溯调整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包括自愿变更和强制变更)或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时,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或重大会计差错的影响数在以前年度进行反映。而对于会计估计变更,则采用未来适用法,将变更的影响数在当期及以后各期反映。

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区分界限有时并不是十分清楚,给一些上市公司滥用这个准则的规定以粉饰其报表提供了机会。

典型做法:

  1. 故意混淆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或者将会计估计变更解释为重大会计差错,滥用追溯调整;
  2. 将会计舞弊解释为会计差错,以逃避被监管部门处罚的命运。

将补贴收入纳入经营业绩

出于种种原因,地方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财政补贴数额巨大,有的补贴没有正当理由,往往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

利用收购兼并进行数字游戏

利用收购兼并进行数字游戏常见的手法包括:

  1. 规避购买法,选用权益结合法;
  2. 操纵收入和费用确认时间,将被并购公司购买日前的利润转移到购买日后的会计期间;
  3. 在购买日前计提大量或有负债,在购买日后冲回或冲减经营费用。

购买法 vs 权益结合法

根据传统的购买法,当一个企业收购另一个企业时,收购方需要按照公允价值对被收购方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并将超出被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的支付额确认为商誉。这种方法会立即体现收购对收购方财务报表的影响,包括增加资产、负债和可能的商誉。

权益结合法是一种将两个公司合并视为权益的简单合并,而不是作为购买交易来处理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继续反映在合并后的财务报表中,不会重新计量资产和负债,也不会产生商誉。这种方法可能会隐藏被收购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

总结

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满足管理层或控股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可能采用的多种财务伪装手法,常见的财务伪装手段有以下十二种:

  1. 收入操纵:通过多种手法提前确认收入或储备当期收入,如透支未来收入、填塞分销渠道、借助开票持有协议等,以及歪曲收入性质和夸大收入规模。
  2. 利用虚拟资产高估利润:通过不摊销或少摊销已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将非经营性收益包装成主营业务收入。
  3. 期间费用资本化:将应计入当期费用的支出计入资产成本,从而增加利润和资产价值。
  4. 高估存货成本少记销售成本:通过存货盘盈、向关联方高价销售、多提存货跌价准备等手段调节利润。
  5. 利用其他应收付款隐瞒亏损或利润:通过大额的其他应收款或应付款科目隐藏真实的财务状况。
  6. 以资产重组为名造假:通过资产重组转移利润,如借助关联交易置换资产、互购资产等。
  7. 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通过虚构经济业务、不正当的购销价格、资金往来等方式调节财务状况。
  8. 利用会计准则变更“洗大澡”:在会计准则变化时,故意计提大额支出或损失,为未来期间减少费用或提高利润。
  9. 随意追溯调整: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进行不当的追溯调整。
  10. 将补贴收入纳入经营业绩:将政府补贴作为经营业绩的一部分,而非一次性收益。
  11. 利用收购兼并进行数字游戏:通过收购兼并操纵财务数据,如规避购买法选用权益结合法、操纵收入和费用确认时间等。
  12.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选择:在企业合并中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影响财务报表的表现。

尽管会计准则和监管机构存在相关监督,但上市公司管理层仍可能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进行财务伪装。因此,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对这些手段保持高度警觉,通过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识别并规避潜在的财务陷阱。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识别出真正优秀的企业。